当阿根廷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发现高危HPV病毒与死精数量间的惊人关联时,男性生育能力研究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这种已知的致癌病毒可能正悄悄侵蚀着人类的生殖根基。
2024年8月,一项发表在《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前沿》的研究揭示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之间的潜在联系。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对205名男性进行研究后发现,高危HPV感染者的死精数量是低危感染者的2.5倍,且精液中存在更高的氧化应激指标。这一发现为理解男性不育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将HPV疫苗的接种意义扩展到生育保护领域。
科学发现与机制解析
研究团队在2018年至2021年间收集了205名前往阿根廷泌尿科诊所的男性精液样本,这些男性均未接种过HPV疫苗。通过精密检测,19%的样本中检测到HPV病毒,其中高危型HPV16是最常见的亚型。这一数据与2020年一项涵盖50项研究的系统综述相呼应,该综述发现不育男性中HPV阳性精液的比例(21%)显著高于普通男性人群(8%)。领导这项研究的维吉尼亚·里维罗博士指出,高危HPV感染不仅与死精数量增加相关,还观察到了精液中免疫细胞水平降低的现象。这表明病毒可能抑制了局部免疫反应,削弱了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发现了氧化应激指标升高的证据,这可能直接导致精子DNA损伤或功能受损。关于HPV影响精子质量的机制,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戴继灿解释说,病毒可以进入睾丸,引发炎症反应,破坏睾丸内环境,直接影响精子生成。此外,HPV病毒还可能直接附着在精子表面,干扰其正常功能。
男性HPV感染的普遍性与隐匿性
男性HPV感染远比公众认知的更为普遍。美国莫菲特·李癌症中心的研究显示,男性感染HPV的几率高达50%,与女性感染率十分接近。更令人担忧的是,每年约有6%的男性会新感染HPV16型病毒,这种高危型别是引发女性宫颈癌的最常见元凶,同时也可能导致男性患其他类型癌症。与女性不同,男性感染HPV后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科普中国网的文章指出,部分HPV感染的男性属于隐形状态,外阴、包皮腔无异常,感染了却不自知。这种隐匿性使得病毒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并可能长期影响男性生殖健康。男性HPV感染的全球患病率几乎与女性相似,但因男女泌尿生殖系统解剖结构有别,所导致的疾病也不同。男性感染HPV可导致尖锐湿疣、寻常疣等,也可诱发肿瘤性疾病,如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口咽癌等。
HPV对男性生育的潜在影响
HPV感染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袁轶峰指出,精子感染HPV后活力可能下降,进而引起男性不育。研究发现,在男性不育的病人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常见的病毒亚型有HPV45、HPV52、HPV18、HPV59、HPV16等。HPV病毒能够整合在精子头部或进入精子细胞内,影响精子正常形态以及受精过程,从而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发布的医学辅助生殖指南中指出,精液中HPV是唯一与辅助生殖结果有临床关联的病毒因素。对于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男性HPV感染可能影响治疗成功率。研究发现, couples receiv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have a greater chance of miscarriage if the man has HPV in his semen。因此,对于患有HPV精液感染的不孕夫妇接受辅助生殖时,专家建议采取精子清洗和HPV佐剂接种的新策略。
预防策略与HPV疫苗的作用
预防HPV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是疫苗接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给11岁和12岁的男孩女孩接种两剂HPV疫苗。目前的九价疫苗可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感染,覆盖90%的致癌型别。男性接种HPV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预防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等,还可保护配偶,降低配偶HPV感染相关的宫颈癌、外阴癌风险。随着新的循证研究证据发现男性接种HPV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全球有51个国家实行性别中立的HPV疫苗接种政策。除了疫苗接种,包皮环切术也被认为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措施。科普中国网的文章指出,包皮环切可使男性生殖器更加卫生、干燥,造成HPV感染的概率大大下降。此外,保持外阴卫生、洁身自好、避免过多性伴侣,并采取安全的性交方式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争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阿根廷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科学界对HPV与男性生育能力的关系仍持谨慎态度。意大利米兰圣拉斐尔大学生命健康大学的泌尿科医生尤金尼奥·文蒂米利亚表示,这项研究的发现应“谨慎解读”,它们更适合被视为生成进一步研究假设的探索性工作,而非确凿证据。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泌尿科医生鲍比·纳贾里博士试图缓解可能的不安,他指出:“高危型HPV感染男性的死亡精子的数量显著增加,但总体而言,包括高危型HPV感染男性在内的所有男性的坏死精子或死亡精子数量相对较低”。他补充说,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实验室会选择健康、活跃移动的精子进行受精,死亡精子不会被选中。蒙特利尔大学流行病学家兼妇产科主任玛丽-海琳·梅兰德博士指出安慰性的观点:“无论认为与HPV相关的其他变化是什么,应该注意到HPV感染通常是短暂的,精子的寿命也是短暂的。这令人放心,任何影响(如果被发现)都将是短暂且自限的”。未来研究需要更大样本量和更深入机制探讨。里维罗博士表示,她的实验室计划进一步研究HPV和其他性传播感染同时感染可能如何影响男性生育能力。随着HPV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科学家也将能够评估疫苗对男性生育能力的潜在保护作用。
公共卫生意义与建议
HPV感染对男性生育能力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据统计,高危型HPV16感染占到HPV相关阴茎癌诱因的70%,HPV18也是感染HPV导致阴茎癌的常见型;肛门癌主要与HPV16、HPV18感染有关。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加重了医疗系统负担。提高HPV疫苗接种率是关键预防策略。然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新冠疫情后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并未上升,2010年出生的青少年中只有45.8%在13岁时按时接种了HPV疫苗,比2007年出生的人群低7.1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令人担忧。对于已有生育计划的男性,专家建议如遇到困难应进行HPV检测。里维罗博士建议,为生育而挣扎的男性应接受HPV和其他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性传播感染检测。如果HPV呈阳性,可能需要进行额外检测以确定具体病毒株系。定期筛查也是预防HPV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女性而言,定期筛查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而癌前病变在发展成癌症之前更容易治疗。男性也应关注自身生殖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HPV感染。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男性在HPV传播链中的角色及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正逐渐清晰。阿根廷研究为我们理解HPV与男性生育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线索,但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在这一科学探索过程中,预防仍是最有效的策略,而HPV疫苗接种则是这一策略的核心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