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
北京试管助孕机构
133-1116-2244

试管婴儿背后的女性先驱:一段被遗忘的科学史诗

从20世纪30年代的米里亚姆·门金(Miriam Menkin),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乔治安娜·西格·琼斯(Georgeanna Seegar Jones),有许多女性在试管婴儿(IVF)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世界上第800万例试管婴儿诞生时,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项技术的突破始于一位女科学家在实验室外等待手术室废弃卵子的执着,以及她连续六年失败的尝试中积累的经验。

2025年3月,随着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将冷冻胚胎认定为"儿童"的裁决引发全美争议,试管婴儿技术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项如今每年帮助数万美国家庭实现生育梦想的技术,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女性科学家在IVF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的米里亚姆·门金到70年代的乔治安娜·西格·琼斯,这些女性先驱在男性主导的科学界中,为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0%-20%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症困扰,而试管婴儿技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在享受这项技术带来的福音时,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它的诞生付出毕生精力的女性科学家。她们的故事,是一曲关于坚持、智慧与勇气的科学史诗。


早期探索:门金与体外受精的首次突破

试管婴儿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哈佛大学妇科医生约翰·洛克博士与他的实验室技术员米里亚姆·门金开始尝试实现人类卵子的体外受精。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当时连人类受精的具体过程都尚不明确
门金的工作条件极其艰苦。她需要站在手术室外等待,从接受手术的女性身上获取卵子,然后在附近的实验室中用医学学生捐赠的精子尝试受精。"她将是那个站在手术室外等待接收卵子的人,"罗格斯大学生殖医学史学家玛格丽特·马什描述道。更困难的是,这些卵子肉眼几乎无法看到,门金只能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从1938年开始,门金使用了138个卵子进行了47次授精尝试,历经六年失败才最终在1944年成功实现了首例人类卵子的体外受精。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门金被列为第一作者——这在当时是极不寻常的认可方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妇产科教授旺达·罗纳指出:"门金对洛克的成功绝对至关重要。没有她,洛克无法实现这一突破。"门金的案例代表了当时数百名未被充分认可的女性科学家之一,她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科学进步默默奉献。

英国突破:普迪与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

当洛克和门金的研究成果发表后,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和妇科医生帕特里克·斯台普托开始尝试将体外受精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助理和技术员琼·普迪发挥了关键作用
普迪原本是一名护士,她在与爱德华兹和斯台普托合作的过程中自学胚胎学知识。马什教授介绍说:"普迪负责将卵子与精子结合并使胚胎受精,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团队尝试了多种机制来实现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但初期并未取得成功。
直到1978年7月25日,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终于诞生,这标志着试管婴儿技术的重大突破。爱德华兹、斯台普托和普迪三人随后于1980年共同创立了一家试管婴儿诊所。然而,普迪在35岁左右时因黑色素瘤去世,未能亲眼看到爱德华兹因试管婴儿技术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荣誉。
马什教授评价道:"我认为情况是,如今医学和科学领域有很多幕后工作者根本没有得到认可。我认为当时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尽管普迪的贡献被低估,但爱德华兹和斯台普托始终公开表示她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美国实践:琼斯夫妇与首例美国试管婴儿

1978年,妇科医生霍华德·琼斯和他的妻子乔治安娜·琼斯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搬到诺福克时,他们并未计划开设诊所或成为医学先驱,但随后在东弗吉尼亚医学院创立了诊所

在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后,试管婴儿技术开始向全球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乔治安娜·琼斯和她的丈夫霍华德·琼斯发挥了关键作用。乔治安娜·琼斯在医学院时期就有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生殖内分泌学家。
1978年,琼斯夫妇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搬到诺福克,原本并没有计划开设诊所或成为医学先驱。然而,就在他们抵达新岗位的同一天,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消息传来。当记者询问美国是否也能实现试管婴儿诞生时,琼斯夫妇决定接受这一挑战。
伊丽莎白·卡尔(Elizabeth Carr)作为美国首例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婴儿,于1981年12月28日出生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总医院
尽管面临反堕胎运动对试管婴儿技术道德性的质疑,琼斯夫妇在医学院的支持下开设了试管婴儿诊所,并于1981年12月28日成功迎来了美国首例试管婴儿伊丽莎白·卡尔的诞生。卡尔后来表示,她认为乔治安娜·琼斯是"琼斯研究所的大脑",是她"想出了我们现在都非常熟悉的试管婴儿技术中涉及的所有激素方案"。
医疗人员和拍摄Carr出生纪录片的媒体成员站在手术室里
马什教授指出:"在那个时代,生殖内分泌学领域的女性非常少,而她是其中之一。"除了琼斯之外,20世纪80年代还有众多女性试管婴儿先驱在不同机构开展工作,如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安妮·科尔斯顿·温茨团队于1983年实现了美国第四个成功试管婴儿项目,而彭乔拉·科尼则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非裔美国人试管婴儿先驱之一。

中国贡献:张丽珠与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在同一时期,试管婴儿技术也在中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的张丽珠教授,于1988年3月10日成功培育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
张丽珠的科研条件极为艰苦。当时全院只有一根取卵针,针头钝了就被送到钟表铺打磨,没有保温箱,存放卵泡液的试管就放在保温杯中,没有培养液,就照着方子自己配。试管婴儿取卵时,工作人员要把盛有卵泡液的试管放在保温杯中,一路小跑穿过操场送到组织胚胎教研室。
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张丽珠和她的团队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她曾分析过6300封不育症患者的来信,信中他们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和自卑感。病人的求子迫切心情和痛苦处境,成为张丽珠对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研究的重要动力。她认为,"这是一个医生的责任"。
张丽珠的贡献不仅限于首例试管婴儿的成功。她随后又相继培育出我国首例赠卵试管婴儿、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和首例代孕母亲试管婴儿,使中国在这一技术上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现代影响:从科学突破到社会现象

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医学技术演变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800万婴儿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生,仅在美国,2021年就有86000多名婴儿(占全美新生儿的2.3%)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包括试管婴儿诞生的。
伊丽莎白·卡尔作为美国首例试管婴儿,如今已成为一名患者权益倡导者。她回忆起自己出生时的场景:"我出生时,由于当时的争议,医院甚至安排了武装警卫守在我的病房和婴儿室外。"她表示,自己从小就知道试管婴儿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在她出生三天后就参加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卡尔参加了拜登总统2024年的国情咨文演讲,当时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的裁决使试管婴儿技术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她表示:"我读了裁决,立即感到沮丧和心碎,不仅是因为它让我感觉像是个人攻击,也是为了所有那些希望能够获得这种治疗的人。"
试管婴儿技术现在已经超越了单纯解决不孕症的范畴,对于同性伴侣组建家庭、癌症患者保存生育能力以及进行遗传病筛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卡尔强调:"不孕症不会关心你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它不会歧视。很明显,有六分之一的人受到不孕症影响,他们可能需要获得试管婴儿技术。"

持续挑战:科学进步与伦理争议并存

尽管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阿拉巴马州的裁决只是最新的一次伦理与法律争议,而这类争议自试管婴儿技术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
即使在科学界内部,对于胚胎的道德地位、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等问题仍存在深刻分歧。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试管婴儿技术的监管政策也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了"生育旅游"现象的出现。
在临床层面,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率虽然已大幅提高,但仍非百分之百保证成功。此外,治疗过程中的身体、情感和经济压力对许多家庭来说仍是巨大负担。卡尔呼吁在她有生之年能看到"试管婴儿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保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以及在美国获得更多的护理覆盖和机会"。
另一方面,试管婴儿技术的成本问题也凸显了生殖公平性的挑战。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昂贵的试管婴儿治疗,这导致了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女性先驱的遗产:从历史到未来

由伊丽莎白·卡尔(Elizabeth Carr)提供

回顾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历程,女性科学家和医生们不仅推动了科学进步,还改变了社会对生育和家庭的认知。她们的工作使不孕症从一种羞于启齿的疾病转变为可以公开讨论和治疗的医学问题
然而,女性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往往被低估或忽视的历史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马什教授指出:"当时有 situation,现在依然如此,医学和科学领域有很多幕后工作者根本没有得到认可。"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史提醒我们,科学进步往往是团队努力的结果,而非单一个体的功劳。
当前,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生殖医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些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回顾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女性先驱们的贡献,对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试管婴儿技术的故事远未结束。随着科学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将继续演化,而其中蕴含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这项技术奠定基础的女性先驱们,她们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


 


鸿生国际-海外试管生殖咨询平台